如果现在不开始,就永远不会开始。

《经典里的中国》(杨照)笔记(2)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摘录:


《尚书》 的“尚”,意思是时间上高古久远。《尚书》 二字连用,说明了这本书的内容,是高古久远前,几乎是中国最早记录下来的资料。最早留下来的,是什么样的资料呢?是周代朝廷、政府的官方文件。

中国文字的起源极为特殊:第一,中国文字不是表音的;第二,中国文字具备很特别的功能。商代的甲骨文,在形体与功能上,都很接近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古中国和古埃及,文字的用途明显都带有宗教性,具备沟通、记录超越领域神明信息的功能,而且文字都被统治阶级独占,其他人不能随便僭用。

商王的地位与权力,很大一部分源自他控制甚至垄断了和祖先之间的沟通。“卜”是他用来领受祖先信息的重要形式,甲骨文则是他用来记录祖先信息的一套神秘符号。

楔形文字从记录商业行为进而演变为商业契约,充分利用了文字一旦写下就不会变动的特性,弥补了语言无法精确存留的缺点。

周人承袭了殷商的文字,却将其原有的强烈宗教色彩除去,赋予文字很不一样的意义。

商朝很早就掌握了高超的青铜器铸造技术,商人会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不过这些铭文主要属于族徽的性质,用来标示青铜器属于哪个家族,并不是真正的文字。

到了周人手中,青铜器铭文的性质改变了。周代青铜器上开始有了金文,也就是文字的连缀。很快地,青铜铭文有了固定的格式,其中一个常见的铭文用语,是“子子孙孙永保用”。这个句子表明了周人对青铜器的一个重点看法─这是可以抵抗时间,不会毁坏,能够一代代不断传留下去的东西。此外,这句话也标示出了在青铜器上刻蚀文字的核心用意─让这些由文字记录下来的信息,可以和青铜器一样不朽,一直存留。

甲骨文的本质是神秘的,代表超越的信息;金文的本质则在于凝结、固定、传留意义。书写的行为,在殷商时带有人世之外的神秘气息,在周代则呈现出强烈的时间感,或说“抗拒时间流逝”的特性。

文字在周代明确属于“王官”的传统,是以姬姓、姜姓等几个建立周朝的大族为中心,发展出来的统治阶层文化。

文字和时间、世系纵向联系……周人建立了一套新的标准,认为有些前人的所作所为具备特殊价值,不该随时间消逝,应该找到方法把它们留存下来。

将文字保留在青铜器上的做法,到了西周中期之后,明显衰退了。这种衰退,最有可能是受到了在木竹简上刻写文字的新风气影响。毕竟,在木头、竹子上刻写文字比刻铸在青铜器上要容易太多了。就算木头、竹子的保存时间比青铜差,但木竹上可以刻写更多内容,而且便于抄制副本,这些优点,足以弥补其缺点。

……青铜器铸造的难度限制了金文的发展。青铜刻铸耗时费工,所以金文必定高度减省、浓缩,走的是一套与语言无关、自成一格的书写文法。将文字改成写在木竹简上,必定会为文字开放出新的自由空间,新字、新词、新句,乃至于较为复杂的文法就会随之出现。


(秦始皇)最讨厌、最受不了的,就是在设计、推动任何事务时,有人用“以前不是这样的”这样的话来质疑、反对他。偏偏过去周代的基本价值原则之一,就是引用过去的例子来鉴戒当前的情况,周人相信,先王圣贤的智慧与真理都保留在旧有的记录中。

秦始皇有名的暴政之一─焚书,就是要消灭那些代表旧“王官学”的著作,禁止人们“耳语诗、书”,就是禁止引用《诗》《书》 等内容来批评时政。

汉武帝取得今天的历史地位,就在于他依靠自己的雄才大略,决定了汉朝的方向,从原来文帝、景帝的保守、观望态度中脱离出来。他决定重新拥抱“王官学”的传统,走一条和秦始皇相反的路,所以把原来有着各式各样、五花八门项目的“博士官”,收拾、统合为“五经博士”,除了“五经”,也就是除了“王官学”的内容之外,其他都从朝廷正统里被赶出去了。

评论
热度(5)
© 夙墨天歌 | Powered by LOF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