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现在不开始,就永远不会开始。

《经典里的中国》(杨照)笔记(14)

《论语:所有人的孔老师》


某夙的总结:


- 后人为抬高孔子的地位而对有关他的记录进行了删减与增补。但万幸有关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到战国时期已经有了基本的、不容任意篡改的面貌;而《论语》因为流传得早、流传得广,也少有被篡改的痕迹。

-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们各自记录老师所说的话,等到老师去世后将笔记集中起来, 经讨论才编定了这样一本书。所以它不是成于一手, 无法有一个完整设计的结构, 也不可能避免书中内容有互相冲突、 矛盾的现象。

- 孔子说的道理永远都是“即事论理”的,每一句话有其背景, 有其不同的对象,故而不应抽离时代背景与当时发生的事情来读《论语》。

- 孔子最大的贡献, 就在于将西周王官学传统的贵族教育内容, 拿来教给许多照出身和身份来说不见得有资格受这种教育的弟子。 在他之前,教育是封建体制的一环,是以血缘身份来定义资格的。但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均是没有血缘关系的,这便打破了当时的封建秩序。

- 孔子梦想能够恢复周公建立的礼乐秩序,然而他这样身份位置的人之所以能够存在,却是依靠了春秋时期封建秩序的动摇,而他所做的事偏偏又是打破封建秩序的。

- 孔子的观点,君子指有这种身份的人, 也指拥有这种身份应有的修养与智慧的人。 然而春秋时期面对的一个问题是,身份与人格、品德的脱节,即有贵族身份的人却没有相应的人格与品德,而没有贵族身份的人通过学习却可以拥有贵族身份才能有的修养与智慧,可以担任起国政等的责任。后者便是孔子要做的事。

- 孔子的教育核心,第一是“德行”;第二是“言语”,即语言表达应对能力;第三是“政事”;第四是“文学”,即对文献的掌握以及对思想的整理与衍发。

- 孔子讲究因材施教,提供的绝不是统一的标准答案。

- 孔子认为老师不必比学生懂得多,他很看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尤其能从学生对他的质问与反驳中不断精进自己。

- 君子之学,学本身就是目的,不是手段,学习过程所带来的快乐便是最吸引君子的地方,所以君子不会计较别人知或不知;而小人之学是为追求外在名声或利益而学,将学当作换来名利的工具。

- 孔子重视孝, 因为他活在愈来愈乱的春秋乱世, 他看到的众多人间痛苦, 都和原本维持了几百年的西周封建秩序遭到破坏、 瓦解有关。 封建秩序是以亲族人伦的扩张来作为社会人际互动准绳的。

- 孔子之教,在那个时代是可以培养治理脱序社会所需的人才;但孔子的原意却不是为用而教,而是为了回到以人为本、以伦理为基础的封建礼仪精神。原本是不功利、不现实、不是为了有用而设计、进行的教育,在那个时代,结果却反而有用。

- 孔子认为,周礼存在的意义,是为了节制人的自然欲望与冲动。比如丧礼之所以程序繁复,关键便是让死者的亲人能够一直有事可做,能够借这种方式控制情绪,慢慢从哀伤难过中恢复过来。礼不过是将这种伤痛中的自然经验化为仪节,帮助人度过非常时期。因此外在礼仪程序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仍是一个人的真情实感。

- 孔子主张的绝不是厚葬,而是能够依照不同的身份来安排适当的葬礼,这其中也有着记录死者在人际关系网中位置的意义。因此僭越的葬礼是违礼的,它会破坏这层记录意义。

- 孔子是个感情丰沛、具有敏锐共感的人,他教导追求的不是正确的行为,而是对的、更好更高的感受。因此他会用内在感受与动机作为标准去评判他人,这点来讲孔子是个唯心主义者。

- 孔子传递了这样一种价值:认真诚实地面对自己,比外在表现给别人看、说服别人更重要。事情成与不成,有其客观形势与条件;但要不要做,却纯粹取决于你的主观意志。

- 墨家、道家与法家都认为旧有的礼不符合现实需求,应该淘汰去寻找新的解决办法。但孔子认为礼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地方在于,礼的外在形式与其内在精神的根本脱节。所以孔子希望探究礼的精神,回归礼最初设计的原始用意,让礼重新和人的内在真实感受结合在一起。

- 孔子常常自省,知识对他而言,学起来容易,教起来也容易,但这些知识是否真的被他完全领会,影响、改变了自己,还是知识只是从自己这里“通过”,于他而言一直是身外物。这一点他无法教会学生,便只能以身作则去感染、影响学生。

- 孔子劝人不要去担心那些不在我们努力和控制范围以内的事。这是孔子对死后世界的看法。把握人间事务的道理与因果,而死后的存在、鬼神之类,既然在我们的掌控范围之外,又何必担心那么多呢?


P.S. 大概因为《论语》本身松散的文体结构,结果某夙也跟着变琐碎啰嗦了?(捂脸)总结的比之前几部的字数多多了啊……

评论(1)
热度(4)
© 夙墨天歌 | Powered by LOFTER